讯传网做有影响力的商业信息网站!  
电话:0817-2166602 邮箱:3226279093@qq.com
文章搜索
官方微信
网站首页 |  最新资讯 |  作品展示 |  餐饮美食 |  文化遗产 |  特色旅游 |  房产楼市 |  财经证券
教育培训 |  南充非遗 |  公益服务 |  生活服务 |  健康养生 |  先锋人物 |  摄影专区 |  讯传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竹琴声声响 非遗民俗“唱”起来
时间:2024-01-11 10:19:12   来源:南充新闻网
 

  《蛴蟆公蛴蟆婆》演出现场。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治钦 实习生 李颖/文 受访者/供图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古老民俗活动“蛴蟆节”有着300余年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蛴蟆节”为基础创作的曲艺作品《蛴蟆公蛴蟆婆》,用四川竹琴演绎,碰撞出了“火花”。

  日前,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第三届四川艺术节闭幕式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现场公布了2023年四川文华奖、2023年四川群星奖获奖作品(团队)名单并颁奖,南充共捧回14个奖项。其中,曲艺作品《蛴蟆公蛴蟆婆》获颁2023年四川群星奖。

  A以“竹”为媒四川竹琴演绎非遗民俗

  据介绍,《蛴蟆公蛴蟆婆》以民俗活动“蛴蟆节”为基础、四川竹琴为基调创作而成。该作品曲调优美,唱词朴素,行腔真挚纯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地方色彩。作品用叙事性的音乐,形象化的语言传情,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新时代人们向善、向上、向好的精神风貌。

  “用四川竹琴来演绎这件作品,首先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很新颖。”《蛴蟆公蛴蟆婆》主唱刘舫说,“该作品的曲子如同一阵温柔的风,拂过人们的内心深处,演绎的时候,大家内心都带着对美好的期盼和笃定。”

  刘舫告诉记者,该作品的词曲写得很“新派”,既保留了传统竹琴的一些特点,又结合了一些现代元素。为了演绎好,演职人员还特意拜访了四川竹琴非遗传承人、曲艺名家罗大春,学习了竹琴的手法和基础知识。

  刘舫介绍,打竹琴必须要穿长袍,打起来要用巧劲,一开始大家的动作都不娴熟,一天要打破几张封口的塑料纸。为了比赛,大家全力以赴,发挥出了最高水平,也从作品中获得了力量。

  市文化馆馆长周志鸿告诉记者,《蛴蟆公蛴蟆婆》用起伏跌宕、婉转动听的唱腔,来唱景、唱物、唱人、唱事、唱情,在表演方面,加入了一些舞蹈,来表现人物故事的特定情境,让人耳目一新。

  “因为节目中有很多和竹子相关的场景,比如摇嫩竹、砍竹、剔枝、破竹、劈竹,而竹琴又是采用竹制的竹筒和简板为主要伴奏的乐器,所以我们就想到用四川竹琴来呈现。”周志鸿说,这件作品并不是盲目创新,作品既紧跟时代又有传统的腔调韵味和当代的审美意趣,“希望通过节目的演绎,观众能直观了解非遗的魅力。”

  B挖掘内涵传承创新发展非遗

  除了《蛴蟆公蛴蟆婆》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非遗间的结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2023年,四川省第六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中,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创排的《放裴》斩获二等奖。该作品的一大亮点在于,在舞台上通过木偶艺术的表演形式,将川剧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完美呈现,达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而此前,川北灯戏也有相同的突破。川北灯戏《耍火龙》以非遗项目“长乐火龙”为主线,讲述了一对夫妻的非遗传承故事。该剧不仅展现了川北灯戏特有的诙谐幽默,还展现了“长乐火龙”的魅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怎样让传统艺术具有时代感,赢得更多年龄层观众的喜爱和共鸣,是不少艺术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不断思考的问题。

  市文广旅局非遗科工作人员邓果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的非遗项目呈国、省、市、县级梯队式有序发展,且市、县级项目储备丰富。“后续,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项目内涵,将南充非遗资源保护好,传承创新发展好,持续巩固非遗保护成果。”邓果说,创新思路方面,将积极探索“非遗+”的融合发展模式;宣传推广方面,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依托非遗项目资源,加大非遗宣传力度,提升广大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提升南充非遗的对外知名度。

 
编辑:飞鱼
最新推荐    
讯传网版权所有 主办南充讯传网络有限公司
讯传网打造有影响力的商业信息网站 24小时客服:0817-2166602 QQ:322627909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川)字第0048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编号:川网文 (2020) 1927-399号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号:川B2-20190242 蜀ICP备15006630号-1